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8888-8888-888
传真:
手机:18888888888
邮箱:
4月27日,天津市2017年常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项目正式启动。今年5月至8月期间,将以河西区和蓟州区为试点,免费为辖区内40-74岁常住健康居民进行肺癌、乳腺癌、肝癌和胃癌4类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普及癌症早诊早治知识,保障居民健康。
天津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0.18/10万,发病率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其中除了已被纳入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大肠癌,其他四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也相对较高,且能够通过B超、CT、X线等影像学检查得以早期发现。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样的慢性病已经占到天津市市民主要死亡原因的90%,恶性肿瘤死亡已超过脑血管疾病,占市民死因的第二位。”天津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韩金艳告诉“前沿”新闻记者,“今年,我们要在前几年开展大肠癌筛查的基础上,将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也纳入筛查范围。”
今年,天津市卫计委选取了一个城区河西区和一个涉农区蓟州区开展试点项目,对筛查后的极端高危人群1000人再免费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样的筛查,我们能够从中发现适合天津市市民的精准筛查模式,今后,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还将继续扩大范围,让更多老百姓受益。”韩金艳说。
据了解,本次项目预期受益的居民达5万人,其中河西区3万人,覆盖街道包括:东海街、挂甲寺街、尖山街、马场街、天塔街、下瓦房街;蓟州区2万人,覆盖街道包括:官庄镇、别山镇、下营镇、马伸桥镇。自今年5月起至8月底,将从河西区和蓟州区所辖的部分村(居)委会选取40—74岁的常住健康居民为筛查目标人群,在确保筛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基线问卷调查工作。
“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初筛问卷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居民的家族史、疾病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综合因素。基层医生对市民进行问卷初筛后,将根据筛查结果将其分为三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对阴性结果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指导;问卷初筛阳性者作为高危人群,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复查建议,并进行随访、复诊等健康管理;潜在患癌风险最高的1000人为极端高危人群,将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知,统一到天津市肿瘤医院(河西区居民)和蓟县人民医院(蓟州区居民)免费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陈可欣介绍,每种肿瘤的临床筛查都将采用规范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如肺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筛查采取乳腺B超、乳腺X线,肝癌筛查通过B超,胃癌筛查采取纤维胃镜。
“由于肿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就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陈可欣说,预防肿瘤,除了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和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更应该针对性地接受肿瘤筛查,尤其是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在疾病早期就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在项目具体实施工作中,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病情较重的病人,有严重出血性倾向者,有严重智障或语言交流障碍者,以及其他不适合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的人群(包括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或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等),不建议参加本次筛查。(津云—前沿新闻记者赵颖妍)